六安市裕安区:“三坚持”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
(资料图片)
专稿:近年来,六安市裕安区将党员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、经常性工作来抓,围绕精准分类、多元结合、跟踪问效等方面精准发力,助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、提质增效。
坚持精准分类,丰富课程设置。按照“干什么、学什么,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为不同类型的党员“量身打造”培训课程,内容涉及政治理论、政策法规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板块,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针对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,依托裕安先锋系列平台、学习强国APP、腾讯会议APP等打造“云课堂”,及时推送本地红色故事、电教片、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资料,定期开展线上交流研讨,让流动党员“跨屏”学习。针对农村党员,多形式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、庭院小课堂、技术大讲堂等活动,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农村党小组之家等场地开展现场教学,通过“面对面”授课方式,将乡村振兴、农业发展技术、科学文化知识讲深说透。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,侧重于对生产技能、创新能力、管理能力、市场意识、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,促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和谐健康发展。
坚持多元结合,拓宽学习渠道。充分挖掘区内红色资源,先后升级改造六霍起义纪念馆、苏家埠战役纪念馆、淠史杭工程展览馆等一批主题鲜明、感染力强的党性教育基地,引导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在清明节、“七一”“十一”等时间节点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、重走红军路等党性教育活动,让党员在实景实境里边走边看、边听边思、边学边悟。依托全区270个“一站双机”、84块远教大屏、100个互联网模式远教终端站点打造覆盖全区的“远教课堂”,常态化播放微党课、微电影、农技视频等各类题材电教片,方便党员群众随时收听收看,不断增强党性修养。同时,依托19处远教学用示范基地打造“田间课堂”,区党员电教中心定期邀请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、种植养殖大户、农技专家开展实践助农活动,通过“手把手”示范、“点对点”指导的方式开展“传经送宝”,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。
坚持跟踪问效,强化学用结合。积极构建区级统筹、乡镇(街道)和行业党(工)委分级负责、村级党组织和行业基层党支部具体实施的党员培训格局,区委组织部全程参与不同主体班次的管理、服务、监督工作,确保培训事务有人管、培训过程有人盯、培训纪律有人抓。同时,按照培训内容和目标要求,结合学员理论学习笔记、考勤纪律、结业考试等实际表现进行考核,让学员结合自身所学、所获进行自我总结评价,撰写个人自评材料,由班主任进行讲评,实现从“要我学”向“我要学”的转变。完善跟踪评估,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学员围绕师资力量、课程安排、食宿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,填写《党员教育培训质量评估表》并报区委组织部。积极开展参训学员培训后回访工作,引导学员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。